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大國持「歐豬債」 達18萬億


大國持「歐豬債」  18萬億
德法持倉最重 倘違約拖垮歐經濟
  20101214 星期二
德法等大國持有的「歐豬四國」(PIGS,不計意大利)資產較預期為大,截至第二季共計2.281萬億美元(約17.75萬億港元),意味如愛爾蘭或希臘被迫重組債務,對歐洲造成的經濟損失極其巨大。
根據國際結算銀行(BIS)報告,德國和法國為歐豬四國的最大債權國。當中法國持有希臘資產共831億美元,同時向該國貸出573億美元,近7成為公營部門貸款;德國亦持有654億美元,共貸出368億美元,逾6成貸款予公營部門。
海外銀行避險 轉向中印放貸
一如市場所知,英國為愛爾蘭最大債權人,持有後者1,875億美元資產;德國居次,達1,864億美元,德法亦分別持有西班牙2,166億及2,013億美元資產或貸款。
期內海外銀行已逐漸減少對歐豬四國的放貸,尤以希臘為甚;相反對亞洲國家,如中國和印度,則增持借貸額度。不過,BIS與歐洲投資銀行(EIB)同時指摘德國倡議的長遠削債機制,反而大大加重歐豬國的借貸成本,未有理會現今狀況。
此外,兩個歐元區消息來源均否認《金融時報》昨日一篇報道,指官員們正研究改變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 EFSF4,400億歐元基金的用途,以大舉入市購買歐元區各國債券,或向財困國提供短期信貸額度,務求減輕各國的借貸成本。
倡反客為主 逃離「死亡螺旋」
由於財困的「雙牙」始終無法緩解市場憂慮,歐豬債息明年料持續高企,但區內成員國明年再融資金額卻高達5,600億歐元,為免各國跌入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口中的「死亡螺旋」,不少學者及市場人士相信,只屬被動防守性質的EFSF若主動出擊,出手吸納歐豬債應是最可行及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不過,與之前意大利及盧森堡建議歐元區應聯合發行E-bonds債券一樣,改變EFSF用途這個危險性不低的建議,勢遭受德國為首的強國阻撓,難望立即成事。
德國強烈反對的理由非常簡單,主因這將大幅增加該國融資成本,以E-bonds為例,當地報章指每年將因此增加170億歐元利息支出。歐盟官員昨晚亦指,周四及周五的歐盟會議未有將E-bonds列入議程。此外,歐洲央行上周購入總值26.67億歐元的歐元區債券,較前周多約7億歐元,亦是自今年7月初以來最高買債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