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6 《美QE2政策評論系列二》第二階段的貨幣緊縮更需關注
http://www.want-daily.com/News/Content.aspx?id=0&yyyymmdd=20101116&k=17915aed7bb9a81196139f84ceafb832&h=c6f057b86584942e415435ffb1fa93d4&nid=K@20101116@N0168.001
美日央行第二輪定量寬鬆貨幣政策已成現實,美國和美聯準會也因 此成為國際社會眾矢之的,二十國集團(G20)首爾峰會變得好似十 九國集團加一,本來國情和立場觀點迥異的國家在反對美QE2貨幣政 策上找到了共同點,世界主要股市、黃金和大宗商品市場也對QE2政 策作出了強烈反應,新一輪資產泡沫和通膨壓力黑雲壓城。
需審視貨幣戰的兩階段
對美國的指責多數集中於當前效應,然而要對這場貨幣戰爭的影響 和後果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需要審視貨幣戰的兩階段:競爭性的 匯率貶值和放鬆貨幣供給僅僅是第一階段,重新收緊貨幣政策是不可 缺少的第二階段。
輸出通貨膨脹壓力還不是貨幣洪災的最大衝擊,正如大水之後常有 大旱一樣,以重新收緊貨幣政策為特徵的貨幣戰爭第二階段,將會引 發大規模的資本流動逆轉和債務危機。
回顧1970至80年代的國際金融市場,正是在1970年代「尼克森衝擊 」引發西方各國貨幣競爭性貶值的貨幣戰爭,西方主要經濟體步入「 奔騰式通貨膨脹」時期,利率水平提升則相對滯後。在此背景下,其 它國家紛紛加大力度利用廉價的西方債務融資,即使與西方陣營敵對 的主要社會主義國家如蘇聯也不例外。
然而,到了1980年代初,這場後發國家債務融資的盛宴便因美聯準 會主席保羅.沃爾克鐵腕推行的緊縮貨幣政策而告終。他的鐵腕造就 了「耶穌以來最高的實際利率」(西德總理施密特語),美國優惠年 利率從1976年的6.8%提高到1981年的18.9%和1982年中的15.3%,歐洲 貨幣市場的倫敦同業拆放利率從1976年的6%提高到1980年的11.6%和 1981年的14.3%,債務融資條件急劇惡化。
以1982年墨西哥無力償還外債而引爆全球性債務危機為開端,198 0年代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的重災區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內瑞 拉……等國相繼陷入「失去的十年」,波蘭外債危機更催生了團結工 會,由此啟動了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劇變的歷程。
面臨墨西哥式債務危機
中國與墨西哥式債務危機幾乎擦肩而過。1978年,中國進口猛增5 1%,達到108.9億美元,導致11.4億美元逆差出現,是中共建政以來 截至當時年度貿易逆差最高紀錄,其後1979、1980兩年貿易逆差進一 步攀升到20.1億美元、19.0億美元,直至1981年才在強力控制下降到 0.1億美元。為了償付進口,中國不得不動用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
由於無法償付進口技術和設備,中國仍不得不借入高息現匯資金, 年息高達15%,且半年結息一次,5年本息就翻一番。1979年中國財政 出現了1957年以來的首次國外借款約22.7億美元,1980年國外債務還 本付息便高達約16.3億美元。1981年1月,中國更不得不公開宣布無 力執行1978年已簽約的一批大型成套設備引進項目,中國在國際市場 的信譽遭受重創。
在除美國之外所有國家無一倖免的貨幣洪災中,我們無法不切實際 地期望自己不受任何影響,但我們需要努力保證自己大局不倒,保證 自己相對狀況好於其它國家。這樣,到了貨幣戰第二階段時,我們面 臨的將不僅僅是衝擊,也還會有某種機遇。
(作者為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