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4當科老「信徒」,散戶也能獨立作戰賺很大
科老理論重演在當今金融事件
科老理論重演在當今金融事件
http://www.wretch.cc/blog/izaax/13332449
沒有唸過經濟系、沒有看盤、沒有內線、沒有優秀研究團隊,對科老的信徒而言並不阻礙他們成為投資贏家。
年紀約三十歲的網路部落客izaax,進入投資市場大約十年,因為是公務員,白天無法看盤,因此多以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為主。科老的三本書籍,他每年都要重覆翻閱超過十次以上。
他科老理論真有幫助嗎?izaax拿出自己的成績單,包括二零零七年第四季開始看壞全球景氣,分批進場買進債券基金,並在二零零九年一月全數獲利了結。同時從二零零八年第四季開始定期定額購買美國股票型和高收益債基金,即便是今年五月歐債危機,他仍繼續定期定額,直到最近美股創下今年來新高之際,他判斷基本面數據已經反映在行情上,開始部分獲利了結,整體投資報酬率保守估計超過五成。
izaax受訪時拿出已經翻到泛黃的「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這本書已經將所有行情的疑問都解答了!不論是過去,現在或者是正在發生的」izaax如此推崇。他分析,科老在書中提到,判斷出籌碼掌握在誰手上就是贏家,就他自己實際經驗而言,這答案通常要等到行情反映了,也就是漲跌了一大段後,大家才會搞清楚。
izaax也不太去分析投信法人進出或者大股東進出,他指著「科老在一個投機者告白」中書上說,「他們(法人)當然是猶豫的投資者,他們跟在大眾後面跑,既缺乏想法,也沒有耐心」,izaax特別強調,他拿台股投信基金規模做過比對,每當台股高點時投信基金規模總是最高,低檔時幾乎是創下當年度最低。
因此他將時間花在研究景氣(尤其是美國)和央行對於市場資金的管控調節,也就是科老書中提到能夠左右股市中長期方向的兩大要素。
izaax舉例,像是在二零零七年底當時他從GDP報告上發現,美國經濟的主角房地產投資,已經連續好幾季呈現兩位數衰退,同時通膨也因為油價逼近百元而衝擊到消費面,他觀察到美國每月進口項目中,消費品都逐月全面萎縮,因此izaax認為長達五年的全球多頭市場已經結束,通膨將轉為通縮,贖回股票基金轉買進美國政府債券基金。
當他在部落格中撰文提醒網友時,有人批評他賣太早,認為通膨不會影響消費續,反而應該要去買房或買原物料基金來保值,「那段時間就是很煎熬,大家都認為我是錯的」,觀看部落格的人數也大幅下滑,還有些網友刻意到他留言版炫耀又賺了多少,來諷刺他賣太早。『我就把「一個投機者告白」有一段影印貼在書桌上:「長遠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所的發展方向相同,但在過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
結果半年不到油價跌到四十元之下,金融海嘯擴大,當年底美國公債價格創下新高。而二零零八年底,市場認為大蕭條要來臨之際,再一次izaax又再度站在市場的另一邊。
回憶這段過程前,izaax先舉科老書中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提到,一九八七年美國發生黑色星期一(發生道瓊工業指數單日暴跌22.6%)之後,新上任的Fed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大幅降息提供市場流動性,讓股市再度恢復活力,因此科老特意強調資金對股市如氧氣對呼吸,尤其是FED解決通縮的能力。
當時二零零八年底FED大量釋出資金,izaax認為通縮即將結束,也決定獲利了結美國公債基金,並開始從道瓊工業指數八千點附近定期定額買進美股基金,二零零九年二月初他在部落格上寫著「二零零九年,開始買進美股最好的一年!」。講到這時,izaax拿出擺放在桌上的「一個投機者者的告白」,翻到第一百零六頁上面指著:「對中期證券市場,貨幣比想像力更具決定性作用,如果貨幣因素是正面的,那麼到一定時候,心理因素也會變成正面」「這就是那時我看多的理由」
只不過當時許多網友都把他罵翻了,izaax部落格上留言版至今都還留著記錄。當時一位網友暱稱是「Professional」的退休債券交易員,認為美國將走向日本泡沫化後通縮十年的模式,道瓊未來兩年都高點都不會突破九千點,連續多篇指責izaax此時定期定額只會越套越深。
尤其是二月初到三月初這段時間,美股又一度出現急殺,作勢要再創新低,也讓當時內外煎熬的izaax想要停寫網誌,但三月中後就證明izaax的堅持是正確的,道瓊開始轉為多頭,年底就衝上萬點,到今年十一月最高點更逼近一萬一千五百點。「就像科老說的,投機中賺的錢是痛苦錢,先有痛苦,才有錢」izaax自我解嘲那段時間都這樣反覆安慰自己。
問他當時基本面那麼差,為什麼敢對美國樂觀?izaax反問,「你認為美國處理經濟危機的態度會像日本一樣嗎?」當時他從美國勞動生產力和每月就業報告中,看到美國企業積極裁員降低成本,勞動生產力每個月都在增加,但對比日本股市泡沫後,企業僅裁薪不裁員,導致民眾預期收入減少下,更不敢消費,形成通縮陷阱。「這點差異性很多經濟學家到現在還沒弄懂,當時總經數據上是看不出任何好消息」izaax說「大家都只注意到眼前的,卻忘了後面要發生的,因為經濟數據不是光拿來對比,還要思考人性」「科老不是說過,投機是一門藝術,不是科學嗎?」
Izaax表示當時,他對美國經濟有不同解讀時,也有點遲疑,他又再翻開科老書中找到一段故事。科老提到大戰前後買德國債券經驗,當時德國因為經濟不好,缺乏外匯,被認為會違約賴賬,但科老認為,就他認識的德國人,是好面子,不願意在國際上被罵沒信用,他深信未來德國人肯定會贖回這批債券,果然後來這筆投資成為科老最得意的一次交易。
izaax認為,投資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於市場發生的重大事件,都只有一廂情願的想法,「尤其是把已經發生的當作未來也會繼續發生」,他指著「一個投資者的告白」第一百八十九頁那段粗黑體字:「最沒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和指數發展趨勢相關的訊息,這些都是先有指數,才有訊息」。
izaax舉例,像是在二零零七年底當時他從GDP報告上發現,美國經濟的主角房地產投資,已經連續好幾季呈現兩位數衰退,同時通膨也因為油價逼近百元而衝擊到消費面,他觀察到美國每月進口項目中,消費品都逐月全面萎縮,因此izaax認為長達五年的全球多頭市場已經結束,通膨將轉為通縮,贖回股票基金轉買進美國政府債券基金。
當他在部落格中撰文提醒網友時,有人批評他賣太早,認為通膨不會影響消費續,反而應該要去買房或買原物料基金來保值,「那段時間就是很煎熬,大家都認為我是錯的」,觀看部落格的人數也大幅下滑,還有些網友刻意到他留言版炫耀又賺了多少,來諷刺他賣太早。『我就把「一個投機者告白」有一段影印貼在書桌上:「長遠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所的發展方向相同,但在過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
結果半年不到油價跌到四十元之下,金融海嘯擴大,當年底美國公債價格創下新高。而二零零八年底,市場認為大蕭條要來臨之際,再一次izaax又再度站在市場的另一邊。
回憶這段過程前,izaax先舉科老書中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提到,一九八七年美國發生黑色星期一(發生道瓊工業指數單日暴跌22.6%)之後,新上任的Fed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大幅降息提供市場流動性,讓股市再度恢復活力,因此科老特意強調資金對股市如氧氣對呼吸,尤其是FED解決通縮的能力。
當時二零零八年底FED大量釋出資金,izaax認為通縮即將結束,也決定獲利了結美國公債基金,並開始從道瓊工業指數八千點附近定期定額買進美股基金,二零零九年二月初他在部落格上寫著「二零零九年,開始買進美股最好的一年!」。講到這時,izaax拿出擺放在桌上的「一個投機者者的告白」,翻到第一百零六頁上面指著:「對中期證券市場,貨幣比想像力更具決定性作用,如果貨幣因素是正面的,那麼到一定時候,心理因素也會變成正面」「這就是那時我看多的理由」
只不過當時許多網友都把他罵翻了,izaax部落格上留言版至今都還留著記錄。當時一位網友暱稱是「Professional」的退休債券交易員,認為美國將走向日本泡沫化後通縮十年的模式,道瓊未來兩年都高點都不會突破九千點,連續多篇指責izaax此時定期定額只會越套越深。
尤其是二月初到三月初這段時間,美股又一度出現急殺,作勢要再創新低,也讓當時內外煎熬的izaax想要停寫網誌,但三月中後就證明izaax的堅持是正確的,道瓊開始轉為多頭,年底就衝上萬點,到今年十一月最高點更逼近一萬一千五百點。「就像科老說的,投機中賺的錢是痛苦錢,先有痛苦,才有錢」izaax自我解嘲那段時間都這樣反覆安慰自己。
問他當時基本面那麼差,為什麼敢對美國樂觀?izaax反問,「你認為美國處理經濟危機的態度會像日本一樣嗎?」當時他從美國勞動生產力和每月就業報告中,看到美國企業積極裁員降低成本,勞動生產力每個月都在增加,但對比日本股市泡沫後,企業僅裁薪不裁員,導致民眾預期收入減少下,更不敢消費,形成通縮陷阱。「這點差異性很多經濟學家到現在還沒弄懂,當時總經數據上是看不出任何好消息」izaax說「大家都只注意到眼前的,卻忘了後面要發生的,因為經濟數據不是光拿來對比,還要思考人性」「科老不是說過,投機是一門藝術,不是科學嗎?」
Izaax表示當時,他對美國經濟有不同解讀時,也有點遲疑,他又再翻開科老書中找到一段故事。科老提到大戰前後買德國債券經驗,當時德國因為經濟不好,缺乏外匯,被認為會違約賴賬,但科老認為,就他認識的德國人,是好面子,不願意在國際上被罵沒信用,他深信未來德國人肯定會贖回這批債券,果然後來這筆投資成為科老最得意的一次交易。
izaax認為,投資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於市場發生的重大事件,都只有一廂情願的想法,「尤其是把已經發生的當作未來也會繼續發生」,他指著「一個投資者的告白」第一百八十九頁那段粗黑體字:「最沒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和指數發展趨勢相關的訊息,這些都是先有指數,才有訊息」。
比如今年上半年發生歐債危機,早在今年一月底歐債危機全面爆發前,izaax從美國和歐洲的GDP成長率發現到,歐洲經濟成長率在歐元處在一歐元對一點五美元的的條件下,已經無法繼續成長,因為對於高匯率會讓歐洲出口無法競爭,而歐洲區又全仰賴出口大國德國來供應資金,即將造成一個惡性循環,因此歐元就從一點五一路貶破一點四、一點三,市場氣氛越來越悲觀,當時高盛還點名歐元會貶值到跟美元平價。
但當六月時,歐元貶值到一歐元兌換一點二美元時,izaax在網誌上寫著,「歐洲出口將大幅受惠,而德國出口又佔了GDP將近四成,德國好就能嘉惠歐洲,歐豬五國債信在德國不會切斷金援下,就不會有大問題」,只是市場一面倒看壞歐元區會解體,還有歐元區會拖累全球復甦,連二次衰退的字眼都出現,但今年還沒結束,美股、歐股已經先後創下全年新高。
最後問他科老給他的最大啟發是什麼?正如同他的網誌名稱一樣「從相同的的事件中,看見一樣又不一樣的存在」izaax笑答。
<附註>

美國道瓊工業指數
位置 | 市場想法 | izaax想法 |
A | 1.買實體資產抗通膨 2.新興市場表現將與美國脫鉤 | 1.油價高漲,已經大幅排擠美國人進口總額 2.FED接二連三宣佈降息,暗示美國景氣轉壞,全球也將受拖累 |
B | 1.大蕭條來臨,就是買公債 2.美國銀行業壓力測試將會引爆再度崩盤 3.著名企業如花旗、通用都面臨破產保護命運 | 1.美國企業快速裁員,勞動生產力大幅攀升 2.美國民間消費項目中,服務類項目並沒有大幅萎縮,意味並非大蕭條 3.FED擴大收購不良資產,資金回饋金融體系 |
C | 1.歐元區面臨解體 2.還有日本、美國兩大債務國也是未爆彈 3.中國打房,緊縮資金 | 1.歐元貶值對歐洲出口大國德國有幫助 2.美國消費和中國消費總額並未受影響 3.歐債危機屬於公債違約,損失可算計,不同於美國次貸風暴中衍生性商品損失無法算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