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泡沫紛呈 將令2011年長記心間


泡沫紛呈 將令2011年長記心間: William Pesek
 歡迎來到泡沫之年!
 聽上去有點兒怪?眼下許多主要經濟體要麼已經陷於衰退,要麼瀕臨衰退,泡沫之談從何而起?但是,從華盛頓,到東京,再到法蘭克福,普遍接近零水準的利率不免令市場和投資者心理都陷入迷亂。說眼下泡沫套著泡沫,毫不為過。
 2011年可能引人注目的因素遠不止貨幣政策。我們眼前將冉冉升起大大小小五花八門的泡沫,有些在資產市場上,有些在混亂的頭腦中。以下試論其八:
 第一:熱錢。MSCI亞太指數去年大漲14%,遠遠超過MSCI其他更廣泛指數的表現,成績當然不錯。不過,如果漲勢能與基本面關聯更緊密,離超低利率再遠一些,就更好了。
 日本央行的大度寬鬆,長久以來澤被海外,遠親近鄰的股市、債市和地產價格都喜獲提振。先是日圓利差交易(即拆借低成本日圓,然後投資海外高風險資產獲利)風行天下,然後美元利差交易繼往開來。聯儲會的政策在2010年把一波又一波的資金輸送到亞洲。資金湧入可能達到災難性的規模,一朝潮退,難免一片廢墟。

第二:脫鉤理論。這個泡沫說的是這樣一種難以持久的信念,即認為亞洲經濟可以快速成長,無論其他主要經濟體表現如何。呵呵,千萬別信。
 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速分別達到9.6%8.9%,這當然是大好事。但是,什麼也比不上美國、歐元區、日本和英國經濟復甦對亞洲的好處更大。這四大經濟體的合併年產值就高達34兆美元。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亞洲維持不倒,表現可圈可點。也許沒有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成長,發展中經濟體也能持續成長幾年。祝2011年好運!
 第三:食品價格13日,《印度時報》一條標題道出了眾多亞洲人的心聲:政府對付物價上漲就沒有法律手段嗎?可惜答案是:真沒太多辦法。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2010年全球各國進口食品總額達到1.026兆美元,遠高於2009年的8,930億美元。這可能只是開始。供求失衡和區域貿易不暢的狀況如果保持不變,將加劇這種趨勢,令發展中經濟體不得不面對最基本的難題:填飽國民的肚子。要知道,推動經濟成長的正是他們。
 第四:收入不均。從食品價格到交通成本,漲勢彌漫,印尼12月份通膨已經達到20個月高點。對於正在努力縮小貧富差距的亞洲各國來說,日常價格上漲是來勢最洶湧的逆流。
 食用油、大米和魚,這些日常生活品價格的上漲對高盛這樣高薪機構的員工來說,也許根本不值一提,但對那些每天生活開支只有3美元,食品就花掉2美元的家庭來說,可就是災難臨頭了。貧富差距的擴大可能讓這一年籠罩種種緊張氣氛,糧食欠收和通膨會帶來饑荒、騷亂、囤積居奇,直至貿易戰烽煙四起。這可是一個人類受難的泡沫。
 第五:氣候反常。看看澳大利亞就知道了。幾個月前,危及經濟成長前景的是乾旱。現在,已經有人用「史無前例」來形容這場洪水了,經濟學家們也在紛紛估算洪水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
 別管氣溫了,還是看看越來越頻繁的反常天氣吧,從邁阿密到孟買,真可謂神龍見首不見尾。經濟學家Dennis Gartman說,由於洪水可能導致澳大利亞煤炭和小麥出口銳減,建議投資者賣出澳元/歐元。造化弄人!如今竟然有人看漲歐元了。
 第六:外匯存底。一個國家為什麼需要2.7兆美元之巨的外匯存底,這個問題我可回答不了。不過,為了不讓現有儲備貶值,不得不繼續增持,陷入這個怪圈的還不止中國一家。日本外匯存底超過1兆美元,臺灣、南韓、香港、新加坡和泰國的合計外匯存底達到1.3兆美元。咱們說的是錢不生錢,風險日甚一日,還束手無策的事兒。
 第七:地緣政治風險。這一點還是讓金正日來提醒大家吧,最大的意外恐怕既不會來自經濟圈,也不會來自企業界,而是像金正日領導下北韓這樣的流氓政權。預計北韓政府的挑釁從頻率和嚴重性上都會顯著上升。
 此外,估計領土爭端也會升溫。面對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相關國家的政府都急於懷柔國民。對國土統一的渴盼可能引發鄰國間的摩擦。眾生紛紛尋求避險,就是金價逼近每盎司1,400美元的原因所在。

第八:G-20。任何看好歐洲政界,相信他們能夠避免災難的人,恐怕都會被套上「非理性」的帽子。同理,相信中國經濟能夠永遠邁著年增約10%的步伐,或者相信日本政府能夠成功扭轉通縮的,均屬此類。但真正的思想泡沫是:相信由迥然不同的諸多國家組成的二十國集團(G-20)能夠馴服混亂的市場和數十年形成的失衡。如果你也相信這些,那麼今年可能會摑你一記耳光,也可能摑你一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