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2013-11-17 01:21 工商時報于國欽
  史密松寧協議■1971年美國出現貿易赤字,美迫使德、法等國簽署史密松寧協議,1970年代美元對日圓、馬克、英鎊、法郎貶值30%~50%。1985年美國邀日、歐簽署廣場協議,1980年代美元貶值40%。
五鬼搬運法
  ■1982年台灣經濟低迷,對於輿論呼籲政府加速增加貨幣以低利貸款給工商界,中研院院士蔣碩傑為文反對表示:「假使有人能夠不啟人門戶、不破人箱籠、而叫人失去財物,吾人不妨戲稱之謂『五鬼搬運法』。」
  長久以來,匯率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多數人對匯率的經濟效應未必明白,但總有些刻板印象,總認為匯率貶值就可以刺激出口,提升經濟成長率。
  從算術的觀點,貶值確實對出口業者有利,當新台幣匯率由30貶至31,出口收入1億美元所兌換的台幣數量即由30億增至31億,彈指之間獲利大增,惟同一期間,那些進口百貨、原物料的業者及出國旅行的民眾,卻得付出更多的台幣。
貶值效應如五鬼搬運法
  匯率貶值的經濟效應形同「五鬼搬運法」,把新台幣從進口商的口袋搬到出口商的手裡,當一方額手稱慶之際,另一方卻遭莫名的損失,匯率貶值所造成的所得重分配,其公平性與正當性何在?
  事實上,如果匯率貶值能創造可觀的產業關聯效果,且此一效果又大於進口業者的損失,貶值或可一試。但如果一國出、進口規模相若,其貶值帶來的產業關聯效果無法抵消進口業者的損失,貶值非但無助於景氣提振,反而有害於分配的正義。
  去年台灣出口3,012億美元,進口2,705億美元,日本出口7,989億美元,進口8,859億美元,在這個平分秋色的出、進口規模下,匯 率貶值所借來的出口東風,很快就會被進口撲來的秋風吹散,貶值於個別產業或許有利,但於總體經濟、所得分配卻將帶來不可測的風險。
  年初以來備受推崇的安倍經濟學,即希望藉日圓貶值刺激出口,帶動日本經濟。日圓匯率在安倍首相引導下,由去年底的79日圓兌一美元,一路貶至目前100日圓,如此大幅貶值,歷經一年是否提振了日本的出口?
  以日圓計價,今年以來日本出口表現尚可,前三季出口成長6.9%,但若以美元計價,前三季出口大減12.2%,反觀同期間匯率穩定甚或升值的亞洲鄰國出口皆呈增加,台灣與南韓增1.3%、香港3.2%、大陸8.0%,顯然,匯率貶值並未扭轉日本的外貿劣勢。
  安倍經濟學原擬以日圓貶值帶動出口,營造寬鬆的金融環境,以提振消費,以讓日本恢復昔日成長動能,但是從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海關出口到內閣府公布的經濟成長,都顯示近期日本經濟表現,與年初安倍經濟的氣勢,相去甚遠。
安倍三箭已成強弩之末
  日本內閣府上周公布第三季經濟成長(季增年率)僅1.9%,遠不如第二季3.8%,而第三季消費成長(季增年率)更只有0.4%,擴張力道微弱,前三季經濟成長率(年增率)也只有1.4%。年初被輿論捧上天的安倍三箭,如今看來已成強弩之末。
  撫今追昔,安倍晉三並非第一個想藉貶值提振出口的決策者,過去美國總統尼克森所主導的「史密松寧協議」、雷根總統所推動的「廣場協議」也都是寄希望於貶值,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任憑美元怎麼貶,美國貿易赤字四十年來仍是一路急升,去年已逾7,200億美元。
  美、日的經驗說明,一國出口的榮枯最終仍是取決於產業實力,而非匯率。長期以來貶值救出口的神話,可以休矣
 http://jesse0606.pixnet.net/blog/post/3992838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