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通膨溫和,投信看好高收益債
- 2011-02-15 14:47
- 時報資訊
- 【時報記者詹靜宜台北報導】
|
保誠投信今天指出,對包含台灣在內的新興市場投資人而言,通膨應該是當下最關切的投資議題,但是對歐美地區的投資人而言,新興市場的高通膨,反而是推升成熟市場經濟成長的動力;伴隨優於預期的經濟數據與溫和的通膨環境,不僅成熟市場的股票受到青睞,就連以成熟市場為主的投資等級債與高收益債,依然不斷持續吸金。
根據美銀美林證券最新季度的信用市場調查(1Q’11 US Credit Survey, 2011/1/24)指出,隨著全球景氣趨勢下檔的風險漸消,固定收益基金的經理人,反而越加看好包含高評等公司債與高收益債在內的信用債券的走勢。其中有89%的投資級公司債基金經理人,以及71%的高收益公司債經理人,均表示將加碼該部位投資比重;這樣的數值不僅高於2010年Q4的29%與30%, 更為2005年統計以來最高水位,顯示伴隨著歐美經濟的明確復甦,在投資人追求風險性資產的動力下,信用債券的多頭行情仍可持續。
另外,就該項調查的產業統計來看,基於景氣確實復甦的關係,投資等級債券的基金經理人,目前最看好金融債券、能源類及通訊產業債券等可望受惠於景氣循環的企業債券,而高收益債券基金的經理人,反而是基於看公司財務體質逐步改善的誘因,看好一般工業產業的高收益債券。
保誠美國優質債券基金經理人Mark D. Redfearn表示,過去銀行與金融機構發債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槓桿擴張,但現在卻是為了加強自身的財務體質;在這樣的環境下,銀行的核心業務獲利能力已經回到海嘯前的水準,不良貸款率也跟著持續下滑,這也讓高評等公司債券增加了對機構法人與外資的佈局誘因,讓外資購買量持續增加。
保誠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Curt M. Burns同時指出,儘管這三年來市場是極度波動的,但是從2008、2009與2010這三年的累積報酬率來看,全球高收益債的累積績效達 33.43%,大幅超越股票型資產,即便跟投資等級公司債總報酬的18.23%相比,也是遙遙領先,可見只要長期投資,無論是在金融海嘯還是景氣復甦時期,高收益債資產都會有著比其他資產更好的收益表現,這也是機構法人寧願降低股票部位,也願意長期佈局高收益債的誘因。
Curt M. Burns補充,跟銀行機構一樣,在高收益債當中,新債的發行都是為了在融資及延長債券到期日之用,這些舉動都有助於公司體值得改善與提升,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跟2009年相比較,2010年從投資等級被打到非投資等級(Fallen Angels)的債券大幅縮減了4/5;而原本屬於「非投資等級」、但信評又被調升至「投資等級」(Rising Stars)的債券,也增加超過2倍以上;可見隨著企業體質的改善,高收益債有越來越穩定的買盤與價格在支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